過去在生活中我聽到許多醫患關系緊張的負面消息,但當我真正走進醫護人員的隊伍時候,感受到的卻是醫護工作者背后承擔的太多心酸,她們全心全意的為患者奉獻自己的青春和生命!對于精神病醫院,很多人更是既畏懼又好奇。這里的患者是什么情況?
讓我帶你一起走進輝縣益民精神病醫院,一起去聆聽這所被河南百姓認可的神秘醫院里的感人故事,讓更多的人了解這里醫護人員真實的一面。 走進這里,醫院的環境跟普通的醫院沒有太多的區別:明亮的病房、潔白的床鋪,患者看上去也和普通人沒有太多區別,只是他們的眼神稍顯空洞。
每天輝縣益民精神病醫院院長張家明都會帶領醫護人員進行查房,關注患者的生活和心理需求,并進行逐一甄別,如有輕微的心理問題或情緒問題就當場進行心理疏通,其他較嚴重的問題會在第一時間告知主治醫生和患者家屬。院長張家明根據查房情況及時和主治醫護團隊會診,對患者的治療方案及時調整。 患者需要全封閉治療,家屬每個星期只有一次探視的時間,(疫情期間視頻探視)因此,對一些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由醫護人員來照料他的生活起居,喂飯,梳頭、洗澡、剪指甲,在這個過程中,跟患者聊天,放松他們的緊張情緒,及時為他們做心理疏導工作。
張麗醫師到在這里已經工作了20多年了,對于這里的每位患者情況她了如指掌,對待自己的工作更是盡心盡責,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是到各個病房查房,安排患者吃藥。一天一位剛入院患者病情發作,不肯吃藥,張麗醫師就親自喂她,試過水溫剛好,張麗醫師就將藥送到患者口邊,患者一口咬住張麗醫師的手,瞬間血從患者口中流出,旁邊護士急忙協助按住患者,張麗醫師不顧自己傷情,一邊將這位病人用力安置在床上,一邊像哄孩子一樣安撫著他的情緒,這個過程持續了大約10多分鐘,患者的情緒逐漸得到控制。受傷的張麗醫師將準備好的藥物喂給病人,過了不久,患者沉沉地睡去了,張麗醫師才默默的去處理自己的傷。當患者清醒后,看著張麗醫師腫的像面包一樣的手,失聲痛哭到:您真是我的親人??!
這樣的事在這里經常出現,默默無聞辛苦敬業的白醫師,美貌與智慧并存的趙紅梅副院長和文靜善良的孫秋霞醫師等醫護人員身上多少都有患者發病時留下的幾處疤痕,但是她們沒有一個抱怨的,她們都秉承了老院長張家明的深切教導:醫者父母心,視患者為親人,打不還手,罵不還口。說起挨罵挨打的經歷,這里每個醫護人員都遇到過。
護士長張麗梅在這里已經工作了10多年,她說“我們的查房和醫生查房不太一樣,護理查房更多是關注患者的生活。讓患者盡快熟悉這里的環境非常重要,因此需要護士有足夠的耐心和愛心,患者一次一次反復地詢問,需要我們一遍一遍耐心地回答,對患者突然出現的暴躁行為,要時刻保持微笑去安撫。只有患者對我們產生足夠的信任,才不會對我們發出攻擊。
” 說起挨罵挨打的經歷,這里每個醫護人員都遇到過。因此,老護士都會將自己的經驗教給新來的護士:走路盡量溜著墻根走,以防患者從背后襲擊;在和患者聊天的過程中,一定不能自己站在死角的位置上,防止患者做出過激行為時無法第一時間脫身。
在這里工作1年多的白醫生說:“剛來這里工作的時候,也怕,家人看到我臉上被病人抓破的手印也很心疼,希望我去一家普通醫院工作。但是看到這些患者的痛苦,看到其他在這里工作的女同志,我覺得我還能堅持,這份工作總是需要有人來做?;颊咦龀鲞@種行為,也是受到精神癥狀支配,身體不受控制,其實他們更需要我們的理解和幫助。
” 在每個病房里,只有毛巾、衛生紙,其余的物品都是患者需要時由護士帶進來,使用之后就及時收走。每次,醫護人員出入病房都會緊緊將房門關閉,有的甚至要上鎖。“住在這里的患者有的是嚴重的抑郁癥,有自殺的可能,還有一些會因幻聽導致自殘,因此,在這里連牙刷、梳子都是要嚴格管理。病人的用品都是特制的,基本都是軟塑料制作,醫護人員也需要每隔15分鐘,就去病房了解病人的情況。另外,一些長期服藥的患者,因為藥物的原因可能會抑制呼吸,尤其在晚上,即使患者睡著,也依然要每隔15分鐘到患者床前觀察他們的呼吸和面色,以防意外發生。
“精神疾病患者總是會遭到普通人的歧視,但是患者其實很可憐,沒發病的時候和正常人是一樣的,但是生病不由人。所以希望他們出院后,能過上正常的生活,并被社會接納,這是輝縣益民精神病醫院穆紹麗董事長主導思想也是全體醫護人員最大的愿望!